Thursday, March 31, 2005

假定

(原於2005年3月31日發表於舊網誌)

上個週末是美國的復活節假期, 我的指導教授在假期的前夕跑了幾個地方, 辦了一些雜務. 在這些地方她觀察到: 服務人員在結束服務之後都會預祝她 "復活節快樂." 而這個生活經驗讓她思考起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有的預先假定現象

她於是根據美國國家人口普查局 (U.S. Census Bureau) 的數據提出一個相當值得討論的問題: (插播一下, 根據美國聯邦憲法規定, 國家人口普查局必須每十年進行一次全國性的人口普查, 而這些人口數據之後會作為分配各聯邦州在眾議院能擁有多少席位的依據. 可能是最近台灣各政黨對於修憲將立委席次減半爭論不休的新聞讓我想起了美國人口普查局這項相當有趣且重大的任務). 在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中, 將近3/4的美國民眾表示自己是基督徒. 眾所周知, 復活節是一個屬於基督教徒的節日. 所以當服務人員預祝每位顧客 "復活節快樂" 的同時, 有1/4的機會那位顧客其實不是基督教徒

(美國人口普查局針對美國人民宗教屬性的統計數據)

相較於台灣, 我個人認為宗教對於美國社會的影響要重大得多. 一位美國人的宗教信仰常會決定他對婚姻, 同性戀, 墮胎, 等議題的看法. 但在台灣我們一樣可以看到一些類似的現象: 例如一般人對生長於台灣南部及北部的人民其支持政黨的概括性刻板印象; 又或者是部分台灣民眾對於外籍勞工或中國大陸人民的觀感是極度負面的. 這些印象通常都是從社會大體狀況及個人經驗所做出的推論, 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但是人們常常會忽略掉其本身是從相對性的數據或現象
做絕對性的評斷

這個問題也可以在各項專業中討論. 每個人的生長環境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其對特定議題的看法及印象, 這本無可厚非. 但預設的立場或偏剖的定見對於專業研究或從事服務性質的人員絕對有著負面的影響

閱讀全文 Full Article

Wednesday, March 30, 2005

網誌風潮

(原於2005年3月30日發表於舊網誌)

網誌的掘起顛覆了新聞, 媒體, 還有記者在社會上扮演的傳統角色, 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提供對個別事件第一手的經驗與看法. 舉例而言: 一位參加326大遊行的上班族可以在網誌上紀錄下自己對整個事件的觀察; 又或是當新聞媒體大量報導政治人物對於該不該移除植物人Terri Schiavo的餵食管而爭論不休時, 植物人家屬, 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可以藉由網路分享彼此最直接的經驗及看法. 當這些點連接成為一條線, 進而成為一個面的輿論時, 其影響力將會是相當驚人的

相較於台灣, 網誌在美國所產生的影響及討論顯得要大了許多. 兩個偏民主黨的網誌Power Line及Talking Points Memo宣稱其每日瀏覽人數達到十五萬人, 這個數字比起一些傳統傳媒毫不遜色. 著名的哥倫比亞傳播公司(CBS)新聞主播Dan Rather也因為在美國大選競選期間報道未經確認, 但對小布希總統不利的檔案, 在網路輿論的壓力下不得不被迫提早退休. 而蘋果電腦公司(Apple)對二十五名經由網路洩露公司機密員工的訴訟案中, 向法院要求傳喚其中三名涉案者並要求其透露消息來源, 最後法院准許該項請求時引起軒然大波及熱烈討論

真相需由不斷的辯證而產生, 只有大量的資訊才能還原事件的原貌, 進而讓多數大眾產生共識. 而在這一波全民新聞 (public journalism)的潮流下,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意見自由交流管道(a marketplace that allows free exchange of ideas)似乎指日可待. 但完全暢通, 無限制的訊息交流真的能促成帶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嗎?

新聞人員養成需要嚴格的訓練及不斷的新聞道德薰陶. 從最基本的事件要素 - 誰, 何時, 何地, 什麼人, 什麼事及什麼影響 - 的確切報導之外, 平衡報導, 選擇有可信度的新聞來源, 及寫作手法, 都必須要有通盤的了解跟磨鍊. 一般大眾或許有第一手的消息, 但其內容可能是誤導或偏頗的. 網誌作者 "先報導再查證" 的心態只會使這些訊息的價值下降

閱讀全文 Full Article